高100多层的大楼承重柱能承受多大压力?不被压垮的原因何在?

作者:超级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3-08  浏览量:1

  高100多层的大楼承重柱能承受多大压力?不被压垮的原因何在?。每一次高度的增加,都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城市地标建筑的转移。出于现实生活的需求,我们不得不建造更多的高楼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质量。

  可也正因如此,很多人都十分好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高楼已经令人震惊不已,那些100多层的高楼又是如何修建出来的?要知道达到这种高度的大楼,其承受压力和我们常见的高楼绝不是一个量级。

  除此以外,两者之间的施工难度也绝对算得上云泥之别。那么在这100多层的高楼之中,楼层的承重柱为什么不会被压垮?它能够承受的压力又是多少?

  以迪拜的哈利法塔为例,整个高楼总高度达到162层,总造价接近15亿美元。众所周知,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使用材料的不同。

  利用混凝土和钢筋的稳定强度,高楼可以保证耸入云端的同时屹立不倒。可谁也没有想到,整个迪拜塔建筑所使用的混凝土超过33万立方米,强化钢筋更是重达6.2万吨。

  如果说中国的长城是古人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与持之以恒的毅力完成了伟大奇迹,那么迪拜哈利法塔则可以看作21世纪人类科技发展所创造出的第一个建筑奇迹。

  当然,现代建筑在建筑设计上面,除去保证必要的建筑需求之外,还多出了许许多多的功能布局。虽然仅仅只是一座高楼,但在某种意义上,迪拜哈里法塔甚至已经有了小型城市的缩影。

  在哈利法塔内部,豪华公寓,商场,温泉会所,观景平台甚至寺庙等应有尽有。或许只有真正站立在建筑之下,方才能够感受到人类建筑学的线多米的高度,即便是现如今人类的建筑工艺已经能够达到这一点,承重又能够符合要求吗?不仅如此,当高度达到一定程度以后,高空风力的威胁,同样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这又该如何解决呢?

  在任何一栋建筑之中,最重要的都是地基与承重。这就像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的积木游戏一样,想要将积木叠加到理想中的高度,最底层的积木自然是越多越好。

  在迪拜哈利法塔结构设计与施工报告之中,我们了解到哈利法塔上端可能遭遇的风速或许会达到55m/s。

  一旦发生结构整体位移或者倾斜的现象,对整个建筑甚至整个城市而言,都将是难以承受的灾难。

  其实不仅是迪拜哈利法塔,世界上任何一座百层高楼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而施工团队和设计专家们为了解决相应的难题,都会从地基以及承重出发。

  只不过在不了解建筑的人眼中,也就多半会有对地基有深而广的印象。其次就是在承重选择上面,为了让承重柱能够真正做到支撑建筑的整体重量,其施工要求亦是极高。

  这一点其实也很好理解,我们每一个人在直立行走的时候,脊椎便是最好的承重柱。

  一旦脊椎出现了任何问题,那就意味着我们以人为单位的“建筑”将会彻底崩塌,再也没有办法正常的行动。

  可很多人还是十分好奇,就地基而言,无论深而广还是持力层,人们能够接受的程度都很高。但如果是承重柱,其实大家都不明白这种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柱为何能够支撑百层大厦的压力。

  曾经有人提出过设想,我们是否能够直接建在一根十分粗大的承重柱,然后在承重柱外围修建各种功能规划楼层。

  这样的想法确实可以实现,但相比于正常的建筑而言,实在是有些滑稽。在当代建筑之中,

  承重柱本身就会因为承受太大压力的同时无法散热,最终导致承重柱逐渐裂开,对整体建筑产生安全隐患。

  也正因如此,在修建任何一个建筑的时候,只要保证承重柱的强度以及数量,自然就能够维持高楼的基本稳定。关于如何提高承重柱的强度的问题,其实答案也很简单,那就是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强度。

  在高楼承重柱之中,因为承重柱本身的承受能力有限,所以修建的高度自然也会受到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提高承重柱的承重能力,其实也意味着建筑高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那么我们以百层多高的大楼为例,承重柱能够承受的压力大概又是多少呢?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如果仅仅只有钢筋或者只有混凝土,建筑根本不可能达到理想中的高度。了解了这一点之后,我们才能够去推算承重柱的大概承受压力是多少。

  只不过这里的重量并不是单体承担,而是多根承重柱共同分担下来的压力。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在许多建筑大厦一楼所见到的一些柱子,其实也都在承受着整体建筑所带来的压力。

  唯有在这样的环境中纹丝不动,承重柱才能看做是真正满足了设计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世界所有高楼建筑之中,

  在600米以下,哈利法塔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而600米之上,则全部用的是钢结构。

  在一部分人的观念里面,八千多米的珠穆朗玛峰都没有出现压塌的现象,几百米的高度其实并不算什么。人类科技在自然力量面前,似乎还是有些微不足道。

  可事实上,这种观点最终给出的结论是有一定道理的,可缘由却并非如此,我们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也并非是体现在这个层面上。

  珠穆朗玛峰八千多米,并不意味着单体的“建筑”高度达到了八千多米,而是海拔八千多米。

  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超高层建筑也不会是遥不可及的梦。许多人都在一些影视作品之中看到赛博朋克的社会生活。

  这样的文化会不会出现在人类未来的生活之中,我们谁也不敢保证,但类似的建筑,必定不会缺席。

  1930年,纽约帝国大厦正式开始修建,1931年,帝国大厦正式修建完成。这个总体高度达到381米的建筑,以平均每个星期完成四层半的速度拔高,最终在410天的时间里完成。

  在那个年代,谁能想象人类能够创造出如此惊人的成绩?而如今,又有多少人曾想象到超过百层的高楼大厦?有关于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应饱含希望,100多层的大楼在当前这个时代或许十分的稀有。

  可在未来生活之中,或许每一个城市中都会有这样的建筑出现。阻碍人类文明前行的永远不会是地基,承重柱或者承重柱的压力极限,只要充满信心,奇迹也会变成习惯。

新闻推荐

Copyright © 2022 中国竞彩网   XML地图